请选择
课程通知 学校要闻 通知公告
029-89359294
029-89359294
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入学须知
同学

第一条关于申硕流程: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包含课程考核和论文撰写与答辩两个阶段,分阶段缴纳学费。 (1)课程考核阶段:申请人自资格审查合格之日起,须在规定年限之内修完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相关课程,考核合格,并通过外国语、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2)硕士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申请人必须在完成规定学分,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后向学校提出学位论文申请,申请人通过考试后,应积极主动与导师联系,因个人原因导致无法进入论文阶段的,学员自己一力承担。并根据学院论文阶段工作安排,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完成硕士论文撰写、评审、预答辩、答辩等工作。

第二条关于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按学校相应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应修课程为准,学位课程的考查方式按照学校要求,具体以实际结课课程为准。申请人按照课程设置上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课程考核,考核合格者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第三条关于全国统考:

同等学力全国统考在每年的5月底,申请人可根据自己所申请专业,于3月份在网上进行全国统考报名,报考科目为“专业综合”+“外国语”,学科综合和外国语的总分均为100分,60分合格,报考费用自理。

第四条关于论文:

申请人须在修满规定的学分并取得全国统考合格证后一年半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论文答辩应在申请硕士学位后的半年内完成。研究生院组织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后,按有关规定进行论文评阅与答辩。答辩合格的学员可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

第五条关于退学:

申请人因个人原因中途中止课程考核或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学习,须由本人向所属院、系、室提交中止学习申请书,由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报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但所缴纳费用不退。

第六条各自职责:

学校协助申请人办理报考、课程学习、论文答辩等相关环节工作。申请人需准确、及时的把相关信息告知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参加学习和考试。申请人应确保自身人身安全,如因申请人过失导致无法按时参加考试等造成的损失或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申请人应确保通讯顺畅,如变更手机号码应及时通知学校有关管理人员(班主任),如因申请人自身原因导致学校无法及时告知申请人参加学习、报考、考试等造成损失学校将不负任何责任,建议申请人在读期间不要变更联系方式。

第七条关于政策:

如因国家政策等不可抗力因素发生变化,学校会及时下发通知,办学单位不予任何补偿,报名时学校工作人员口头表达如与招生简章、报读须知、报读流程不一致时请及时联系。

本人已详细阅读并知悉以上所述内容,并同意遵守上述规定,本人承诺提交的所有资料均真实可靠,如伪造所提交的资料或违反上述各项规定,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均由申请人自己承担。

我校师生代表参加陕西省第十一期各族大学生延安教育实践活动
2025-05-13
6

我校师生代表参加陕西省第十一期各族大学生延安教育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月7日至11日,我校选派10名学生代表,在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阿达来提·阿比力肯木的带领下,参加了由省委教育工委与省民宗委联合主办的第十一期各族大学生延安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红色教育,引导各族青年学子在革命圣地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夯实“五个认同”思想基础,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延安精神的滋养下绚丽绽放。


深学细悟:红色理论润初心

在姚金果教授《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的专题讲座上,我校师生认真聆听、深学细悟。其中,向俊杰同学抓住难得的机会,主动就大学生如何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姚金果对向俊杰同学善于思考的态度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青年学子深学党史、践行初心,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定理想、砥砺本领,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程伟教授《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悟思想》的专题讲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系统梳理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一等功臣呼荣碧老先生以饱含深情的访谈教学,将师生们带入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这份用生命践行的忠诚与担当,令在场师生热泪盈眶。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提问,呼荣碧耐心解答,并激励大家,“新时代的‘战场’变了,但为人民奋斗的初心永远不能变!”


身临其境:革命旧址悟真知

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们在黄帝陵、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南泥湾、延安文艺纪念馆(鲁艺旧址)等地通过课堂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交流研讨、观看红秀等形式,学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深入领会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通过专家讲解和史料研读,大家深刻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特别是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顽强拼搏的感人事迹,让在场师生深受教育和启迪。

在“扛枪上战场,锄禾到田庄”沉浸式教学实践中,师生们身着戎装变身“革命战士”,手持农具体验“生产队员”角色。硝烟弥漫的模拟战场上,战术演练再现峥嵘岁月;翠绿麦浪的田间地头,挥汗劳作感悟南泥湾精神。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以“历史场景还原+劳动实践体验”的创新形式,让师生们在战火淬炼中筑牢信仰之基,在泥土芬芳里续写奋斗篇章,真正实现了红色教育从“入耳”到“入心”的升华。

同心共话:青年聚力担使命

结业仪式上,来自十所高校的学生代表依次登台,分享实践感悟。我校土家族学生代表向俊杰的发言饱含深情:“衷心感谢省委教育工委与省民宗委等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让我们能够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上接受精神洗礼。五天的沉浸式学习让我收获颇丰:在黄帝陵,千年古柏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让我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的历史根基;南泥湾的磨坊前,汗水与雨水交织,让我真切感受到先辈们自力更生的奋斗豪情;专题学习中,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让我认识到这里是我们党初心淬炼、精神升华的革命圣地;《延安延安》的沉浸式演出,以艺术的形式让我触摸到革命理想的光芒。特别难忘的是与各族同学携手完成任务、欢歌共舞的点点滴滴,这让我真切体会到民族团结的强大凝聚力。作为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我必将以延安精神为指引,当好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


我校高度重视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精心组织、认真策划、周密安排,充分展现了我校各民族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特色亮点,得到了陕西省民宗委、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的充分肯定和兄弟高校的一致认可。学生工作部将以此次延安之行为契机,精心组织“延安精神进校园”专题分享会,把延安精神转化为推动思政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引导广大师生在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征程中彰显使命担当,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最鲜亮的底色。

作者:杨金云   编辑:洪文琦  来源: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