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课程通知 学校要闻 通知公告
029-89641538
029-89641538
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入学须知
同学

第一条关于申硕流程: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包含课程考核和论文撰写与答辩两个阶段,分阶段缴纳学费。 (1)课程考核阶段:申请人自资格审查合格之日起,须在规定年限之内修完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相关课程,考核合格,并通过外国语、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2)硕士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申请人必须在完成规定学分,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后向学校提出学位论文申请,申请人通过考试后,应积极主动与导师联系,因个人原因导致无法进入论文阶段的,学员自己一力承担。并根据学院论文阶段工作安排,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完成硕士论文撰写、评审、预答辩、答辩等工作。

第二条关于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按学校相应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应修课程为准,学位课程的考查方式按照学校要求,具体以实际结课课程为准。申请人按照课程设置上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课程考核,考核合格者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第三条关于全国统考:

同等学力全国统考在每年的5月底,申请人可根据自己所申请专业,于3月份在网上进行全国统考报名,报考科目为“专业综合”+“外国语”,学科综合和外国语的总分均为100分,60分合格,报考费用自理。

第四条关于论文:

申请人须在修满规定的学分并取得全国统考合格证后一年半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论文答辩应在申请硕士学位后的半年内完成。研究生院组织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后,按有关规定进行论文评阅与答辩。答辩合格的学员可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

第五条关于退学:

申请人因个人原因中途中止课程考核或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学习,须由本人向所属院、系、室提交中止学习申请书,由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报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但所缴纳费用不退。

第六条各自职责:

学校协助申请人办理报考、课程学习、论文答辩等相关环节工作。申请人需准确、及时的把相关信息告知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参加学习和考试。申请人应确保自身人身安全,如因申请人过失导致无法按时参加考试等造成的损失或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申请人应确保通讯顺畅,如变更手机号码应及时通知学校有关管理人员(班主任),如因申请人自身原因导致学校无法及时告知申请人参加学习、报考、考试等造成损失学校将不负任何责任,建议申请人在读期间不要变更联系方式。

第七条关于政策:

如因国家政策等不可抗力因素发生变化,学校会及时下发通知,办学单位不予任何补偿,报名时学校工作人员口头表达如与招生简章、报读须知、报读流程不一致时请及时联系。

本人已详细阅读并知悉以上所述内容,并同意遵守上述规定,本人承诺提交的所有资料均真实可靠,如伪造所提交的资料或违反上述各项规定,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均由申请人自己承担。

我校举办2023集成电路创芯人才培养产学合作论坛
2023-08-29
215

本网讯(通讯员 王飞艳)7月30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陕西省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集成电路工作委员会协办,西安邮电大学、青岛青软晶尊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芯瞳半导体技术(山东)有限公司、西安智多晶微电子有限公司大力支持的“2023集成电路创芯人才培养产学合作论坛”在我校长安校区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校、企汇聚一堂,聚焦当前高校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和产教融合路径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分享和探讨,旨在搭建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平台,推动优势资源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提升集成电路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论坛邀请了国内三十余所高校院长、专家学者、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集成电路相关企业代表及陕西省集成电路与通信系统“协同创新”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等近百人参加论坛。我校副校长卢光跃出席论坛并致辞,教务处副处长王曙燕以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论坛。论坛由我校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杜慧敏、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魏广芬、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副院长刘名果主持。

卢光跃在致辞中表示,为响应“十四五”期间陕西打造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业强省和国家重要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的战略规划,学校建立了学校主导、政府支持、企业全程参与、产学研用协同的集成电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服务产业发展和陕西地方经济、培养集成电路专业领域人才贡献了西邮力量。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共同为集成电路方向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合作拓展新途径、搭建新平台、实现新成效。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秘书长计卫星在致辞中表示,为持续不断地培养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必须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通过创新实践、建设产教融合基地等多种方式,构建良好育人生态,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陕西省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马晓华在致辞中指出,目前高校集成电路本科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希望各高校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互融关系,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探索并形成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助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在主题报告环节,来自高校、企业的专家学者及嘉宾进行了主题分享。复旦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院长、集成电路工委主任张卫作题为《产教融合培养高水平集成电路人才》的主题报告。厦门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研究员罗闳訚作题为《类脑智能与AI大模型计算芯片》的主题报告。卢光跃作题为《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他就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实践落地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人才储备基地副主任王迎帅作题为《国内半导体集成电路区域产业链发展分布及竞争现状的分析与介绍》的主题报告,并对集成电路区域产业链发展分布及竞争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秀龙、中北大学半导体与物理学院副院长梁庭,分享了各自学校在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基于虚拟教研室建设集成电路新工科课程建设分享》专题环节,协同创新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蔺智庭、我校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邓军勇、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科学系党支部书记张超分别就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课程及教材建设进行了专题分享。在产业代表分享环节,青岛青软晶尊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侠作题为《集成电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企业的角色和作用》的报告,详细介绍了青软晶尊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打造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展行业设计大赛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本次论坛,与会人员深入了解了当前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高校在集成电路及半导体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及成功经验,为推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促进行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论坛举办期间,在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信息类委员会、陕西省电子学会的指导下,我校电子工程学院联合青岛青软晶尊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专项师资培训。